你的位置:有料文学网 > 资讯 > 柳山人是哪部小说 同舟难渡免费章节阅读

同舟难渡

同舟难渡

作者: 萧妙音 主角: 柳山人

很难想象《同舟难渡》在萧妙音的笔下会发生什么故事,柳山人的故事主线出现之后,读者被深深的吸引,剧情新颖,人物有个性,《同舟难渡》内容是:柳玉娘和李承勖青梅竹马,两小无猜。她曾经以为,她可以爱李承勖一辈子。可世事无常,一切都太残忍了。最后,尽管她嫁给了他,但她从新婚那天开始,就已经绝望的认识到:她好像已经不敢再爱她的丈夫了。从魏州流民到晋宫婢女,从晋王宠妾到后唐国开国皇后,从小心翼翼到肆意妄为,从卑贱如泥到权倾天下。帝后执手立于城头,罡风卷龙袍凤裙。指处,千山俯首;望极,万川朝宗。李承勖拉住柳玉娘的手问:玉娘,你爱我吗?她把头埋在他......

更新: 2025-11-06 09:52:48

章节介绍

《同舟难渡》是一部很值得阅读的小说,在本文中柳山人很出彩,人设完全立得住,看的读者入迷,小说第6章内容讲了:“瞧见这宫墙了?”张管事指着前方高大的宫墙,墙头上覆盖着一层薄雪,砖.........

第6章

“瞧见这宫墙了?”张管事指着前方高大的宫墙,墙头上覆盖着一层薄雪,砖缝里长着几丛枯草,“这可不是寻常地方。隋朝时修的,原叫大安宫,住过前朝的皇子公主。后来大唐进了长安,改名叫阳曲宫。”她往地上啐了口,“二百多年的老骨头了,换了多少主子?如今落到咱们大王手里,才真正活出了气派!”

玉娘知道“大王”是谁。来的路上听押送的兵卒说过,那是沙陀来的猛将,姓李,皇帝亲封的晋王,连名字都跟皇家一个姓。

她村里的老人常说,李是国姓,能被赐国姓的,那都是有大本事的人。

可她总觉得,一个外族的将军住进汉人的宫殿,像把粗瓷碗摆在了玉案上,看着有些别扭。

“别瞎琢磨!”张管事像是背后长了眼,“咱们大王虽不是汉人,可宫里的规矩一点没少。看见那六座楼了吗?”

她指向远处,“尚宫、尚服、尚功、尚寝、尚食、尚仪,六局各占一座。每局的侍长是正六品,听着不高?”她冷笑一声,“就是大王的姬妾们,见了侍长也会客气三分。你们这些新来的,连给侍长提鞋都不配!”

玉娘的心跳得更快了。她在家时听说过,县里的太爷才是七品官,这宫里的女官竟有六品?那岂不是比县太爷还尊贵?

“宫里的去处,也分三六九等。”张管事的声音在寒风里有些发飘,“最好的是三小君的寝殿——晋王妃、曹夫人、陈夫人,还有她们的小主子们,能在那儿当差,是你们几辈子修来的福分。”

她目光扫过众人,“伺候得好了,主子赏点零花,比你们家里一年的嚼用都多。逢年过节的衣裳料子、金银首饰,流水似的往跟前送。”

几个女孩的眼睛亮了起来,连冻得发紫的嘴唇都抿出点笑意。

“别做梦了!”张管事的藤条又响了,“那地方的差事,轮得到你们?”

她往西边一指,“其次是有子嗣或得宠的娘子们院里。虽说比不得三小君,可好歹有个正经主子,月钱准时发,活计也轻快些。”

她的声音沉了下去,带着几分寒意:“再差些,就是六局打杂。新来的多数都得从这儿熬起,擦桌子扫地,搬东西跑腿,累死累活,逢年过节连主子的面都见不着,赏赐更是想都别想。”

玉娘的手攥紧了,指甲深深掐进冻得发硬的掌心。她不怕累,可听着“没赏赐”三个字,心里还是往下一沉。

“最不济的......”张管事的声音低得像耳语,却像冰锥似的扎进每个人耳朵里,“是分到公中。”

她往角落的矮房努了努嘴,那里堆着几个发黑的木桶,几个穿着灰扑扑衣裳的婆子正缩着脖子刷洗,污水顺着雪地里的沟痕流开,冻成了一道道黑冰,“刷马桶,倒夜壶,掏阴沟......干的都是人嫌狗憎的活。别说主子们见了绕道走,就是咱们这些当差的,都懒得正眼瞧。”

一个穿红棉袄的姑娘“哇”地一声哭了出来,被旁边的人赶紧捂住嘴。

玉娘的脸也白了,她想起村里的茅厕,夏天苍蝇嗡嗡叫,冬天冻得硬邦邦,要是天天跟那些东西打交道......她胃里一阵翻搅,赶紧咬住嘴唇。

“就是侍女,也分三等。”张管事像是没听见哭声,自顾自说着,“三等侍女,做粗活,在外殿打转,不能近主子的身。月钱半两银子,包吃包住。”

她嗤笑一声,“别嫌少,乱世里,这半两银子能买一担米,够你们全家活一个月了。”

玉娘的心猛地一揪。是啊,她来的路上,见过路边饿死的人,见过为了半个窝头打架的流民。能有口饭吃,有个地方住,每月还有银子拿,确实是天大的好事。

可方才看到的那些三等侍女,穿着体面的衣裳,哪里像做粗活的?

“二等侍女,能进内殿,伺候主子起居,运气好能得点赏。月钱一两八钱。”张管事的声音里带了点不易察觉的羡慕。

“一等侍女,是各院的管事,月钱三两,能管着底下人,得脸的还能替主子管私房。”她顿了顿,“不过这一等侍女,百十个里也挑不出一个。”

风更紧了,卷着雪沫子打在脸上,生疼。玉娘抬头望了望灰蒙蒙的天,宫墙太高,把天空割成了一条窄窄的缝,像口巨大的井。

“记住了,”张管事停下脚步,转过身盯着众人,眼睛在寒风里闪着冷光,“在宫里,规矩比命金贵。不该看的不看,不该问的不问,不该说的不说。做好你们的活,守好你们的本分,或许还能多活几年。”

远处传来更夫敲梆子的声音,“咚——咚——”,沉闷的响声在空旷的宫苑里回荡,一下,又一下,像是在为谁的命运敲着丧钟。

一阵马蹄声从宫外传来,震得地面都在抖。管事脸色一变,低喝一声:"都低下头,大王回来了!"

玉娘慌忙低下头,眼角的余光却瞥见一个人领着一队骑兵从宫门外进来。她看到那是个模样威风的男人,侧脸棱角分明,眼神冷得像冰。

那就是晋王李克雍,沙陀人的猛将,大唐的王爷。那个让皇帝都要拉拢的人,那个住在这大安宫,不,晋王宫的人。

骑兵过去时,带起的风刮得玉娘脸颊生疼。她死死咬着嘴唇,不敢抬头。直到马蹄声远了,管事才松了口气,说:"都记住了,在这里,规矩比命重要。"

最新小说